江南综合网页版

Quick guide

江南综合网页版.花8万买论文对方违约不交稿法院判决了!学术造假何时

发布时间:2024-04-18 03:54:46 来源:江南app官方网站 作者:江南综合体育网页版     点击:12

  “我花了8万买论文,你竟然违约不交稿”,最后对薄公堂,竟然告赢了!据《齐鲁晚报》11.9日报道,张某为晋升职称,花费8万在某平台找人论文,并签订了合同,约定在特定日期前投稿指定期刊。然而,平台毁约,直到职称评定结束,也没有按约定交出稿子。小王一怒之下,起诉至济南槐荫区法院,要求返还8万并且赔付利息。法院审理后,判决:平台返还小王服务费8万,但不支持赔付利息。原因是根据《民法典》157条规定,8万元是平台基于无效法律行为取得的,应该返还。因为合同属于违背公序良俗,小王主张的利息赔付不予支持(以上信息来自齐鲁晚报)。

  看到这个例子,感触颇深。我想说的是现在国内学术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程度了。翻开新闻,上至某些院士,985大学的教授、院长,下至已经毕业的企业员工,论文成了学术造假的重灾区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《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》已经累计发布三批次,仅仅半年内累计查处77名学术不端者,涉及来自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十名学者。

  据Healsan Consulting发布论文撤稿最新数据,截至2022年7月13日,世界范围内累计共有37904篇SCI撤稿,其中中国撤稿量占半数。这样的第一名惊不惊喜?中国的学术声誉就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第一名之中被侵蚀着。

  学术不端背后的现实原因不容忽视。大学排名看论文,老师奖惩、评职称看论文,高校几乎都是围绕论文展开。无论干什么,都要求申请人必须有规定内容的科研成果,或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,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伪造论文、篡改研究数据甚至委托别人代投论文。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企业,企业评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,几乎都要论文。写出一篇高质量论文,本身就是要有一定的科研经历。在企业办公室里,每天重复地干着那些活,有多少人能有机会进行科研?没有科研和有效实践,如何写出论文?职称不能不评,论文又是跨不去的门槛,于是你会发现各大网络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论文的小广告,像牛皮癣一样侵蚀着人们的心灵,扭曲着原本阳春白雪的神圣学术殿堂。

  科研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,有的甚至穷其一生的研究一个课题,只发表寥寥数篇论文,但每篇都是精品。再翻看我们国家任何一所985大学的老师履历,只写几篇论文都不好意思挂上去。去年某985大学的一位院士被人揭秘,竟然发表了上千篇核心论文,有人统计其总共发表2731篇论文!就是打个5折,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数字吗?我们评价一所大学,应该看重的是他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大小,尤其是要看其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情况,这也需要放在很长的时间跨度上才能科学衡量。急于求成要不得,不要让汉芯事件再次发生。

  而现在大学排名一年一排,为了提高排名,一所大学有多少长江、杰青、院士,一个老师发了多少论文、论文影响因子是多少,等等,就成了快速提高排名的捷径,因为这些指标提高起来很快。有经费就挖人,然后再逼着老师文。老师要完成论文任务,研究生们就成了主力军。原本专硕是不需要文的,他们设立的目的就是就业导向,结果现在很多学校的专硕也跟学硕一样的毕业条件,必须在SCI等发表论文才能毕业。可以说从大学、老师、学生、企业员工,苦论文久咦。我们的论文数量早已经跃居全球第一,但是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数量只占世界的4%,而美国是40%,英国是9%,差距何其明显!另一项稍微宽泛的指标:全球高被引科学家,美国同样占40%,中国只有14%。

  唯论文的指挥棒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。论文不在于量,而在于质。没有质量的论文,数量再多,只能称之为不合格的垃圾学术产品。度的考核体系代替论文是迫在眉睫的事,国家虽然出台了政策,但是效果怎么样,其实大家都看得到。论文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不是不重要,而是优秀的论文才重要。不是反对文,而是反对水论文。

  论文造假,零容忍。不要让零容忍成为墙上的标语符号,要一次性让作假者感受到痛的代价,才能刹住不正之风。